

回顧日本之旅:我的思想讓步有沒有令誰幸福一點
忙著忙著2018年也差不多走了一半,回望在這裡寫下的「文章」好想愈來愈短篇,感覺是自己雖然想法依舊很多、但能夠與別人分享的卻所剩無幾吧? 不過這次難得地我想寫長一點,想詳盡一點(只是comparatively)記錄對上一次去的旅行,雖然已經是一月的事。那時我和男朋友仔在福岡...


公公
二、三月從來都是藝術界的死亡月,覆天蓋地的工作和嗜好加上垃圾般的體質令我斷斷續續地病了接近三個星期,有晚更入了急診室躺。 公公依舊會如常打來叫我多睡一點,偶然問有沒有空陪他吃飯,但由於太累我推了好幾次。消化了兩星期的抗生素總算病好,前兩天打電話給公公,約他週末中午出來飲茶。...


生命像在駕駛一部偷回來的車
二零一八年的第一個月忙得算是快樂,Er,好像已經太久沒有在我的Blog打過這麼正面的字句。 還是先交代一下近況(即使可能也沒人在乎,但管它的),Hmmmm,感覺在工作上愈來愈得心應手,多得老細花錢訂閱了兩份藝術界人所周知的英文雜誌和報紙給我看,所以漸漸算是學習到一些描述藝術...


在香港聽My Little Airport是我的非如此不可
最近發生了許多突如其來的事,例如撞上你,令我終於明白「never better」的意思,記得之前曾經上urbandictionary.com查過這句慣用語代表什麼,然後總覺得自己人生不可能真正用得著它。但現在好像可以。 前幾天去了九展聽My Little...


還有什麼比這更多餘
這篇文章我本來是想在上海寫的,卻至今也寫不出來。從英國那程回來香港後好像沒多久又要再出發,事情總是忙不完,而business trip當然不會等我fully ready才開始。最近覺得,我們這個年紀就必然象徵揮之不去的疲乏和無望,至少我和身邊的同輩沒有誰能輕狂到哪裏去。...


CHOOSE HER
一直提不起勁,也沒有心情寫作,卻停不了看最悲觀的文學。卡夫卡曾經這樣說:「我們真正需要的書,其作用得像深深刺痛我們的不幸,得像面對摯愛之死,我們愛此人更甚於己,得像被放逐到森林,遠離了所有人,得像自殺。」而我也是如此認為的。...


我在英國聽他彈結他
那時他說要一個人去歐洲彈結他,我說好,別人窮盡一輩子也未必做到,但他可以捱著凍吃著麵包跪著走這條路。他說想我聽他彈,我說好,就在終點站等,就在英國等,我會盡力趕上。 我多想有人支撐得起一個夢想。 在外國沒有比香港容易,但如果可以,我陪你。...


用餘下時間談論愛。
自從在新的畫廊做新的工作後,生活開始變得有規律,開始早上九點半會自然醒,開始習慣三點才吃午飯,開始模仿上司聽起英國的Jazz電台⋯⋯雖然不知道這種定型的結果是不是未來的那個自己所願意見到的,但坦白來說,我覺得這已經是想像裡最能被觸及的道路。...


在社會裏的逃亡
前些日子香港打風,讓我突然想起去年夏天在台灣Workaway打工換宿的事。還記得那時我為了學滑浪,自以為是很霸氣地走了兩星期的課飛去了台南,到頭來卻因颱風和地震而什麼也學不成。回想起還挺好笑的,當年那個無論腦海浮現了什麼奇怪念頭也會馬上落手開始實行的小孩子,到如今被許多枷鎖...


邊旅行邊做設計:努力未必是一種才能
在大學延修的那半年,因為一個設計的案子,我逃了兩星期的課,也自己掏錢買了機票飛去台灣。那時,我自以為很熱血,以為夢想只要常常掛在嘴邊就能夠被實現。 那時,我剛剛開始用Workaway,在這個平台上,host會設立專頁介紹自己需要什麼人做怎樣的工作,而volunteer就會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