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顧日本之旅:我的思想讓步有沒有令誰幸福一點
忙著忙著2018年也差不多走了一半,回望在這裡寫下的「文章」好想愈來愈短篇,感覺是自己雖然想法依舊很多、但能夠與別人分享的卻所剩無幾吧? 不過這次難得地我想寫長一點,想詳盡一點(只是comparatively)記錄對上一次去的旅行,雖然已經是一月的事。那時我和男朋友仔在福岡...


或許可以兩個人
覺得今晚必須寫一點什麼,不然就會迷失。今天是農曆初三赤口,與男朋友仔不但沒有吵架,更一起在Netflix上看了一齣命名為《Expedition Happiness》的紀錄片。 它講述一對德國的年輕情侶 (Felix和Selima) 和狗狗 (Rudi)...


還有什麼比這更多餘
這篇文章我本來是想在上海寫的,卻至今也寫不出來。從英國那程回來香港後好像沒多久又要再出發,事情總是忙不完,而business trip當然不會等我fully ready才開始。最近覺得,我們這個年紀就必然象徵揮之不去的疲乏和無望,至少我和身邊的同輩沒有誰能輕狂到哪裏去。...


我在英國聽他彈結他
那時他說要一個人去歐洲彈結他,我說好,別人窮盡一輩子也未必做到,但他可以捱著凍吃著麵包跪著走這條路。他說想我聽他彈,我說好,就在終點站等,就在英國等,我會盡力趕上。 我多想有人支撐得起一個夢想。 在外國沒有比香港容易,但如果可以,我陪你。...


用餘下時間談論愛。
自從在新的畫廊做新的工作後,生活開始變得有規律,開始早上九點半會自然醒,開始習慣三點才吃午飯,開始模仿上司聽起英國的Jazz電台⋯⋯雖然不知道這種定型的結果是不是未來的那個自己所願意見到的,但坦白來說,我覺得這已經是想像裡最能被觸及的道路。...


在社會裏的逃亡
前些日子香港打風,讓我突然想起去年夏天在台灣Workaway打工換宿的事。還記得那時我為了學滑浪,自以為是很霸氣地走了兩星期的課飛去了台南,到頭來卻因颱風和地震而什麼也學不成。回想起還挺好笑的,當年那個無論腦海浮現了什麼奇怪念頭也會馬上落手開始實行的小孩子,到如今被許多枷鎖...


邊旅行邊做設計:努力未必是一種才能
在大學延修的那半年,因為一個設計的案子,我逃了兩星期的課,也自己掏錢買了機票飛去台灣。那時,我自以為很熱血,以為夢想只要常常掛在嘴邊就能夠被實現。 那時,我剛剛開始用Workaway,在這個平台上,host會設立專頁介紹自己需要什麼人做怎樣的工作,而volunteer就會按...


斯德哥爾摩和香港:兩個城市,一種寂寞
二零一四年的一月,我去了芬蘭exchange,踏入了我以前從未想像過的世界另一端,那看似比香港幸福太多的北歐突然就環繞著我。三年前的今天,我考過最後一個期末試,開始獨自一人的背包遊。 離開芬蘭之後,第一個到達的地方是旁邊的瑞典。那裡是被所有交換生認定為整個歐洲裡生活消費和物...


我是一個看了《Into The Wild》十六次的香港人
好像有好一段時間沒有打過Blog了,因為近來本小姐正面臨一個挺嚴重的Identity Crisis。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大不了,但我的而且確連寫作的心情也失去了很久,所以請原諒並預視這一篇應該特別辭不達意。 我必須對你們坦白:剛剛畢業的我卻裸辭掉工作,可能因為我是一個看了《In...


當你在償還那些根本沒上過的lecture
今個星期想寫一篇關於當年讀大學的blog,可能是因為到了真正開始工作以後,我才對許多事情(basically所有事情)有不同的看法。 以前剛入u,我也像其他on嘟嘟的freshmen,對大學生活充滿著不設實際的幻想。大學五件事我一年內樣樣做齊有凸,入soc上莊dem...